在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期间,王凌、毋丘俭、诸葛诞先后发动叛乱,这三场叛乱就是著名的淮南三叛,其有两个共同的特点:首先,这三位主谋都是扬州都督;其次,这三场叛乱大多速起速亡。这三场叛乱充分体现出都督制度的弊端。不过由于这三场叛乱都是打着反对司马氏的旗号进行的,加之中央应对得体,三次叛乱都被快速平定,因此,其政治色彩大大掩盖了都督这一制度的缺陷。
自曹魏时期正式设立都督区开始的70年之内,虽然各地偶尔叛乱,但政权统治者在国都之内还掌握有一支人数7万左右、战斗力强大的中央军作为威慑,朝堂基本可以做到上下一心,这种制度上的外重内轻并没有引发灾难性的后果。但这一切都随着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的去世而改变了。
司马炎死后,著名的“何不食肉糜”的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继位,虽然他本人性格纯良,但是能力实在不值一提。朝中大权落入皇后贾南风之手,在一系列争权夺利的斗争中,八王之乱爆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