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国人不悟其由,徒慕“前卫”之名,舍却自身传统,专拾他人唾余,无乃邯郸学步、东施效颦乎?
亦有人认为,时代不同,社会变迁,生活节奏加快,压力剧增,现代人倾向于一时强烈之刺激与心理之发泄,而缺乏闲心闲情来体会品咂“可持续”之“美感”。
时代变矣,社会变矣,确乎无疑。然人性之进化,神经结构之演变未能如是之速也。
若曰现代人不需要内心之宁静,精神之超脱,“中和”之美不再亲切于中国人之心性,吾不信也。
“制作”与“写意”能否相融?
通过“制作”之手法,追求整体效果之强烈,似乎成为近年来涉及所有艺术门类的一种风气和潮流。
有位朋友对笔者说,在传统艺术中,篆刻的“探索实验”是走在最前沿,也是最有成绩的。他所提及的“探索实验”,主要指的是在篆刻创作中普遍强调印面视觉构成和特殊效果的倾向,也就是常说的“做印”。“流行印风”之下,作者们为了在印面上达到与众不同的视觉冲击力,章法构图苦心求变,制作手法花样迭出,可谓“不择手段”。
在笔者看来,书法与绘画的“制作”之风也“未遑多让”。对特殊工具、材料和技法的使用,对冷僻题材、新鲜花样的追逐,对作品“装璜”形式的刻意出奇,只要翻翻历届书展美展的集子就明白了。